以「推动创新 | 持续绿建 | 构建幸福 」为主题 为可持续智慧城市建筑铺路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11月16日 -「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现已接受提名。「优质建筑大奖」是每两年一度的奖项,于2002年由本地九个具代表性的建筑及建造界相关专业学会及机构共同创立,旨在表彰香港、内地和海外的优质建筑项目及在项目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的优秀队伍,被誉为建筑及建造界的最高荣誉。本届是第十二届「优质建筑大奖」,主题为「
推动创新 | 持续绿建 | 构建幸福」,并增设大湾区建筑项目参赛类别。「推动创新 | 持续绿建 | 构建幸福」 本届「优质建筑大奖」主题为「推动创新 | 持续绿建 | 构建幸福 」,秉承着以人为本的信念,致力推动香港建筑业转型以创造新价值。大会冀望透过大奖,嘉许活用创新智慧技术的建筑,提升行业的可持续性,成就优质建筑。
新增大湾区建筑项目参赛类别积极推动大湾区城市设计 于今年施政报告中,政府进一步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计划推出数字政府及智能城市多项新方案外,另于金融科技、集体交通运输、航运物流等多个范畴融入绿色元素,而本届主题围绕可持续绿色智慧城市,鼓励行业以崭新思维,为建筑注入科技与绿色动力,与政府理念不谋而合,共同缔造宜居城市。 香港正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政府亦已公布新一轮在投资、人才、数据、物流、医疗及安老等方面,参与及推动大湾区的国家战略计划,反映本港在各行各业和多个范畴,已开始与大湾区高度融合,密不可分。有见及此,今届大奖亦新增大湾区建筑项目参赛类别,旨在表扬来自大湾区的优秀入围项目,并促进两地业界人才交流,提升建筑水平。欢迎各地团队踊跃参与,共同见证更多优质建筑的诞生。
本届优质建筑大奖筹委会主席岑厚德营造师表示:「为了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方针,今届优质建筑大奖除新增大湾区建筑项目参赛类别外,更特别邀请两位来自内地的业界专业人士担任评审团成员,以集结大湾区内的建筑界权威,表彰在设计、施工和创新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建筑项目,鼓励他们建设更多标志性的建筑项目,城市地,为国家及香港的城市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评审团主席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屋宇署署长余宝美女士, JP于简布会时勉励一众准参赛队伍时表示﹕「我们致力将香港发展成宜居城市,建筑不仅是为人们提供居住和工作的空间,更是文化、艺术和小区交流的载体。我期望见证杰出团队及建筑项目获得肯定,并透过建筑科技如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简称BIM) 及智慧工地等,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同时更能保障前线工友的安全,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房屋、建筑行业以至城市发展。 」
重要日期日期 | 事项 |
2023年11月16日 | 简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开始接受提名 |
2024年2月23日 | 报名截止日期(中午12时截止) |
2024年3月 | 首轮评审 |
2024年4月27 - 28日 | 实地考察 |
2024年5月 | 入围名单公布 |
2024年6月7 - 8日 | 入围项目团队出席大奖研讨会并向评审团进行汇报 |
2024年9月 | 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颁奖礼 |
参赛类别及提名资格 「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八大参赛类别:
类别 | 提名资格* |
| - 提名项目必须为独立建筑或单幢建筑,而不是综合项目的一部分
- 提名项目的主要用途必须为住宅用途
|
| - 提名项目必须为相近种类的建筑群或多幢建筑组成的综合住宅项目
- 提名项目的主要用途必须为住宅用途
|
| - 提名新建筑项目的主要用途必须为政府、机构或小区用途
- 提名项目可为单幢或由多幢建筑组成
|
- 香港非住宅项目(新建筑物 - 非政府、机构或小区)
| - 提名新建筑项目的主要用途必须为非住宅或非政府、机构或小区用途
- 提名项目可为单幢或由多幢建筑组成
|
| - 提名项目的结构或公共设施必须为曾进行翻新、复修、活化或类似工程,并现已完成
- 提名项目的主要用途可为住宅或非住宅用途
|
| - 提名项目是为临时目的而设计并建造,及/或由非耐用物料建造
- 提名的新建筑为一个或多个用途服务,包括住宅、商业、机构以及展览与休闲用途
*提名项目需递交照片或影片纪录其项目,并由评审团远距评估 |
| - 提名项目必须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外
- 参赛队伍中需有最少一间以香港为基地的公司参与提名香港境外建筑项目
- 提名项目可以为拥有有效竣工证明的新建或现有建筑
- 如提名项目是现有建筑,该项目的物理结构和/或公共设备必须经过并完成翻新、修复、活化或类似的过程
- 提名项目的主要用途可为住宅或非住宅用途
*入围项目需提交项目介绍影片给评审团进行评审 ** 入围项目不符合获得优质卓越大奖、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奖 、创新项目大奖奖项类别的资格 |
| 提名项目必须位于大粤港澳大湾区境内 开放给所有合资格的大湾区建筑项目提名,无需提供香港公司注册证明 提名项目可以为拥有有效竣工证明的新建或现有建筑 如提名项目是现有建筑,该项目的物理结构和/或公共设备必须经过并完成翻新、修复、活化或类似的过程 提名项目的主要用途可为住宅或非住宅用途 * 入围项目需提交项目介绍影片,同时评审团进行实地考察评估 ** 入围项目不符合获得优质卓越大奖、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奖 、创新项目大奖奖项类别的资格 |
*符合条件的参赛项目必须获得相关政府部门或机构由2020年7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期间所发出的占用许可证(OP)、建筑工程竣工证明书(BA14)或其他确认函以证明建筑已完成。提名项目必须从未参与过往的优质建筑大奖。
奖项级别 优质建筑大奖每年都会颁发多个奖项。排名如下:
奖项级别 | 简介 |
优质卓越大奖 | 优质卓越大奖将会颁发予一个本港境内项目,该项目为众多优质建筑大奖获奖者中被评为具备最佳整体质素。 |
优质建筑大奖* | 每个类别设有一个优质建筑大奖,而该奖项已为类别水平中最高的表彰 |
优异奖* | 每个类别设有一个或多个优异奖 |
入围项目** | 获提名项目如成功通过第一阶段审阅、实地考察及向评审团汇报,便可成为入围项目 |
特别奖项 | 简介 |
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奖 | 旨在表彰具有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质入围项目 |
创新项目大奖 | 旨在表彰于创新设计与施工技术方面具优质质素的入围项目 |
* 如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筹委会认为参选项目没有达到获奖的资格,筹委会将保留不颁发奖项的权力,而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为最终决定。 **入围项目之团队如无法出席研讨会并向评审团汇报,其入围资格将被剥夺。
荣誉赞助人、荣誉顾问及评审团 「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有幸邀请到以下多位业界领导人担任荣誉赞助人和评审团成员。为求公正及听取多方面观点,评审团成员均来自不同背景,包括:
荣誉赞助人 |
宁汉豪女士, 太平绅士 发展局局长香港特别行政区 |
荣誉顾问 |
卢伟国议员, GBS, MH, JP 立法会(功能界别 - 工程界) |
龙汉标议员 立法会(功能界别-地产及建造界) |
谢伟铨议员, BBS, JP 立法会(功能界别 - 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 |
评审团主席 |
余宝美女士, 太平绅士 屋宇署署长 |
评审团副主席 |
岑厚德营造师 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筹委会主席 |
评审团成员(按英文姓氏排序) |
陈泽斌建筑师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 |
郑玉琴女士 会长香港房屋经理学会 |
何安诚工程师,太平绅士 建造业议会主席 |
何志诚工程师 香港质量保证局主席 |
高亚光先生 国际设施管理协会香港分会主席 |
林健荣先生,MH 香港建造商会会长 |
马绍祥工程师金紫荆星章、太平绅士 香港工程师学会高级副会长 |
潘国英先生, JP 机电工程署副署长 |
梁剑明先生 广东省建筑业恊会会长 |
孟家荣营造师 香港营造师学会会长 |
王志钢先生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黄国良测量师 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 |
任志浩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系主任 |
有关更多优质建筑大奖及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的详情,包括提名程序及过往得奖者 请登入官方网页
www.QBA.com.hk,或追踪优质建筑大奖社交媒体如下: Facebook:
QBAHK LinkedIn:
Quality Building Award WeChat: 优质建筑大奖
请于此下载相片相片说明相片一:「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现正接受报名。
相片二:本届优质建筑大奖筹委会主席岑厚德营造师欢迎各地团队踊跃参与,共同见证更多优质建筑的诞生。
相片三:评审团主席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屋宇署署长余宝美女士, JP勉励准参赛队伍。
相片四:评审小组委员会主席冼永宁工程师大会冀望透过大奖提升行业的可持续性,成就优质建筑。 Hashtag: #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
发布方对本公告的内容全权负责。
关于优质建筑大奖
每两年一度举行的「优质建筑大奖」,于2002年由本地九个具代表性的建筑及建造界相关专业学会及机构共同创立,旨在表扬业内各个优质的建筑项目及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的优秀队伍。 「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主办学会/机构
- 香港建造商会 (2024年度优质建筑大奖轮任主席)
- 香港建筑师学会
- 香港营造师学会
- 香港工程师学会
- 香港房屋经理学会
- 香港测量师学会
- 香港质量保证局
- 国际设施管理协会香港分会
- 香港地产建设商会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