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電機公佈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半年業績
- Written by Media Outreach
財政年度25/26半年業績摘要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11月12日 - 領導全球電機及驅動子系統的德昌電機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德昌電機」),今天公佈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之業績。 2025/26財政年度上半年,集團營業總額為1,833百萬美元,較上一財政年度上半年下跌1%。撇除外匯變動的影響,營業額下跌2%。股東應佔溢利淨額增加3%至133百萬美元,或按完全攤薄基礎後為每股14.21美仙。基本淨溢利下跌8%至123百萬美元。 汽車產品組別 於回顧期內汽車產品組別佔集團營業總額的84%,以固定匯率計算,營業額下跌3%。從地區劃分,汽車產品組別以固定匯率計算的營業額跌幅在亞洲為6%、美洲為1%,而歐洲為1%。 上半年營業額水平下跌反映更多成熟期的產品應用之價格下調,以及汽車產品組別在中國的中外合資企業原始設備製造商客戶的市場份額持續大幅流失之綜合影響。 由中國主導的亞洲汽車生產目前佔全球汽車總產量約60%。中國汽車產業不僅規模龐大,其蓬勃發展正改變國內市場,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亦日漸加深。政府補貼、充電基礎設施擴建,以及過百個電動車品牌的進取定價策略,共同推動電氣化的結構性轉型 — 新能源汽車佔中國乘用車銷量超過一半。中國本土原始設備製造商品牌正引領此轉型,其市場份額在不足五年內幾乎翻倍,佔國內銷量超過三分之二以上。 短期內,汽車原始設備製造商市場份額的急速轉變對汽車產品組別造成負面影響,原因是中國大部分銷售歷來都是面向中外合資企業客戶。然而,在贏得多家領先的中國本土原始設備製造商客戶的新業務方面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這些客戶認可德昌電機是反應迅速且具成本競爭力的合作夥伴,可支援他們未來的增長計劃。這些計劃包括加快「中國製造」車輛出口,以及在全球其他地區設立組裝廠房,生產新一代「中國設計」汽車。隨著贏得的新業務計劃於本財政年度下半年逐步提高生產,汽車產品組別正穩步重返增長軌道。 在亞洲以外地區,於回顧期內汽車行業的需求相對疲弱。在歐洲,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仍有強烈興趣,但由於就業保障的擔憂以及新能源汽車相對售價較高而抑壓購買意欲。該地區的汽車製造商自身亦面臨巨大的結構性挑戰,包括來自中國品牌的競爭加劇 (這些品牌已佔據了5%的市場份額),以及產能過剩迫使多家原始設備製造商的部分廠房暫停生產,並重新規劃未來的汽車發展藍圖。 北美汽車行業同樣面臨貿易政策不明朗、消費者行為轉變及電氣化趨勢所形成的動盪局勢。年初,消費者搶在關稅引起價格上漲之前購買汽車,令市場氣氛一度熾熱。此後需求勢頭放緩,唯獨在聯邦稅收抵免到期前,曾短暫刺激電動汽車銷售額。關稅政策不穩亦干擾了供應鏈,迫使原始設備製造商及其供應商重新配置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的營運。這些變化令成本增加,導致汽車價格上漲及減低可負擔性。 面對當前多變且高度難以預測的全球營運環境,汽車產品組別仍然保持兩大策略:首先,專注將創新驅動技術推向市場,實現電氣化、減少排放並提升乘客安全與舒適度。其次,汽車產品組別致力為多元化的客戶群提供無與倫比的總成本與價值方案,結合生產速度、規模與可靠性以及適應力強的全球營運版圖。 工商用產品組別 工商用產品組別佔本集團總營業額的16%,按固定匯率計算,營業額與上個財政年度的上半年持平。 工商用產品組別的銷售額在經歷後疫情時代對非必需硬件產品(相較於服務)需求疲弱導致的艱難收縮期後,現已趨於穩定,而低價格(而非品牌名稱、功能性或可靠性)日益成為許多消費者採購的關鍵因素。 管理層已合理調整及整合生產流程,專注於高度自動化裝配線及數碼化流程的應用分部,提升成本競爭力。同樣重要的是,新業務開發已轉向迅速擴張的中國製造商群體,該等企業正不斷提升在全球消費及商用硬件產品市場(尤其是低價入門產品)的佔有率。儘管工商用產品組別的業務轉型仍處早期階段,該部門近期已獲得多項訂單,令人對前景感到樂觀。 除訂定目標於高產量、標準化的驅動產品應用外,工商用產品組別並在多個專業細分、高增長領域供應驅動子系統解決方案方面持續取得進展,當中包括倉庫自動化、醫療設備、半導體製造設備及液冷應用。 成立中國合資企業以把握人形機器人機遇 於2025年7月,本集團宣佈與上海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在多個終端市場擁有廣泛業務的中國領先工業製造企業)成立兩家合資企業。這項新計劃旨在實現向中國各地客戶端到端交付高性能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及子系統。兩家合資企業的結構互補,將銷售、業務發展及客戶應用支援與產品設計、工程及專業的製造知識相互結合。 毛利及營業溢利 毛利率由23.6%輕微上升至24.0%,主要由於直接勞工成本下降、原材料價格緊縮並受惠於外匯匯率變動,共同抵銷售價下調及工資上漲的影響。 如報告所示的未計利息、稅項及攤銷前盈利持平於171百萬美元。已調整撇除非現金外匯變動及重組費用後,未計利息、稅項及攤銷前盈利為159百萬美元,或佔營業額的8.7%。 自由現金流量及財務狀況 經營所得之自由現金流量由144百萬美元增加至174百萬美元,主要由於營運資金下跌,其影響超過資本性開支的增幅。於短期內,資本性開支佔營業額的比例預計將維持於高個位數百分比,以配合已計劃的自動化投資及進一步拓展生產版圖。 本集團財務狀況依然穩健,總債務佔資本比率為11%,於2025年9月30日現金結餘為932百萬美元。 中期股息 董事會於今天宣佈派發中期股息每股17港仙,相當於每股2.18美仙(2024/25年度中期:每股17港仙)。 中期股息將於2026年1月6日派發予於2025年12月9日登記的股東。 主席對半年業績及展望評論 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汪穗中博士在評論業績時表示:「儘管宏觀經濟低迷及全球貿易關稅前景持續不明朗,德昌電機在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仍實現穩定的財務表現。」 「儘管全球經濟在面對美國國際貿易政策急劇轉變帶來的衝擊下展現韌性,但由於生活成本壓力加上勞動市場疲軟,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整體消費者信心維持審慎。在德昌電機的汽車和消費者領域及工業硬件產品等主要終端市場,所受的影響好壞參半。多個新興驅動應用領域呈現有利的增長動力,惟因更多成熟期的產品增長緩慢,加上因需求及全球供應鏈配置持續不明朗,原始設備製造商客戶延遲推出新項目,導致整體增長受到抵銷。」 對於下半年的財政年度展望,汪穗中博士表示:「今年上半年的全球經濟呈現的韌性,掩蓋了貿易與投資環境的脆弱,這仍然是國際製造企業的重大憂慮。美國對幾乎所有國家進口商品實施的新一輪高關稅政策持續推進,對消費者行為、企業信心及製造業供應鏈的影響尚未明朗。」 汪博士進一步評論:「儘管宏觀經濟前景高度不確定,德昌電機保持謹慎樂觀,預期本財政年度下半年的營業額將較去年錄得溫和增長。就中長期而言,假設中美持續貿易談判能夠達成務實協定,本集團實現可持續盈利增長的前景則可期。我們的創新部件及子系統產品組合具備獨特優勢,協助客戶解決最為關鍵的驅動相關難題。我們亦持續投資於調整及強化營運模式,在確保客戶供應保障的情況下為股東創造可持續價值。」 Hashtag: #德昌電機- 集團營業額1,833百萬美元,較上一財政年度上半年下跌1%
- 毛利441百萬美元,或營業額的24.0%(對比上一財政年度上半年為438百萬美元或營業額的23.6%)
- 經調整未計利息、稅項及攤銷前盈利159百萬美元,或營業額的8.7%(對比上一財政年度上半年為177百萬美元或營業額的9.5%)
- 股東應佔溢利淨額上升3%至133百萬美元或完全攤薄後為每股14.21美仙
- 撇除與匯率變動相關的未變現收益或虧損以及重組費用之淨影響,基本淨溢利下跌8%至123百萬美元
- 經營所得之自由現金流量為174百萬美元(對比上一財政年度上半年為144百萬美元)
- 於2025年9月30日,總債務佔資本比率為11%,現金儲備932百萬美元
- 中期股息每股17港仙(每股2.18美仙)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德昌電機集團
德昌電機集團是電機、執行器、驅動子系統及相關機電部件的國際領先製造商。集團為許多行業提供服務,包括汽車產品、智能電錶、醫療器械、商務設備、家居自動化、通風設備、家用電器、電動工具及割草機和園藝設備。集團總部設於香港及於全球超過20個國家僱用超過30,000人。德昌電機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號: 179)。查詢詳情,請瀏覽:www.johnsonelectric.com。 前瞻性陳述本新聞稿包含某些與德昌電機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業務,以及其管理層的計劃與目標有關的前瞻性陳述。詞彙如「展望」、「預期」、「預測」、「意圖」、「計劃」、「相信」、「預計」、「預料」等,該等詞彙的變化及類似表達皆旨在界定為前瞻性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包含已知及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及其他因素,因而可能導致德昌電機的實際業績或表現與任何由該前瞻性陳述所明示或暗示的未來業績或表現有重大分歧。該等前瞻性陳述乃基於眾多有關德昌電機現在及未來的商業策略、及其未來將經營業務地區的政治及經濟環境而作出的假設。
Source https://www.media-outreach.com/news/hong-kong-sar/2025/11/12/426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