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ch Engine
The Times Real Estate

.

  • Written by Media Outreach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11月19日 - 2025 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UABBHK 2025)今日發布本屆策展方向,主題為「建科盛典:建築科技與表現平台」。本屆項目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主辦,並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及香港設計師協會協辦;主要贊助機構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文創產業發展處(CCIDA)。 展期由 2025 年 11 月27日至 2026 年 1 月24日,場地包括北角的油街實現(Oi!)及九龍灣的東九文化中心(EKCC),兩個城市場域將化身為公共想像、城市對話與參與式設計的實驗舞台,回應人工智能(AI)在建築領域角色的迅速演變。 調查研究揭示實務與倫理之間的斷層 AI 正快速重塑建築實務,但行業面對採用不均、信任不足,以及倫理指引的缺口。在全球層面,67%的建築師將 AI 用於視覺化,但超過半數擔心設計與渲染領域的職位被取代[1];更有 74% 認為行業急需倫理指引以管治AI的使用。許多從業者坦言正與自己未完全理解或信任的工具共事——這些工具雖能產出引人注目的影像,卻常缺乏敘事深度、文化脈絡或清晰的作者性。 策展回應:從「工具」邁向「表現」 面對上述情況,UABBHK 2025 將 AI 重塑為激發市民想像與創造性重塑的催化劑,打破威脅性形象。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主席潘浩倫建築師表示:「我們選擇 『建科盛典』(TECHFORMANCE)作為主題,因為建築正處關鍵轉折點——AI 正改變我們的設計方式,同時拋出關於作者性、倫理與身份的急切問題。」他強調:「當 AI 改變『如何設計』,我們更要確保它不會改變『為何設計』。」 本屆雙年展並非以技術奇觀展示 AI,而是把它視為表現性的媒介——一面映照社會價值與集體想像的鏡子。UABBHK 2025 首席策展人何子偉博士指出:「建築不再只是靜態產品——它是公民參與的表現。」他指出:「我們把焦點從『自動化』轉向『著作權』,從『科技』轉向『想像力』。」 在 UABBHK 2025,公眾不再是被動觀眾,而是積極的共創者——共同設計未來城市,直接介入並回應 AI 與建築交匯所帶來的可能與提問。 三大策展視野的展覽亮點UABBHK 2025 以三個策展章節,探討 AI 如何把建築轉化為一場公民表現:即時公共共創本地城市敘事,以及深度跨境協作。展覽橫跨油街實現(Oi!)與東九文化中心(EKCC)兩個場地,邀請觀眾參與,並為未來城市打樣。 1. 實時互動及公眾共創 將雙年展化為參與式實驗室,由 AI 支援即時、互動的設計。裝置對身體動作、觸碰、語音與情緒做出反應,模糊創作者與觀眾的界線。 在油街實現,《關鍵[池]》把關鍵字轉譯為推想性的建築;《擴增實境驅動的竹構建築》以 AR 投射出 1:1 竹構模型。在東九文化中心,《眾生鏡》《動態素描》《建築盲盒》則把觀眾的手勢、感受與觸覺輸入,轉化為動態的空間形態。 2. 香港城市敘事:社群 × 記憶 × 想像 探索 AI 如何保存、再詮釋與再想像屬於城市的集體記憶。 在油街實現,《在地線油街《寄想花墟》《重構通風磚》邀請公眾共同書寫傳承與變遷的故事。在東九文化中心,《合築*智亭以循環再用鋼管構構築,內嵌 AI 生成敘事,既是城市聚場,也是共享記憶的發光地標。 3. 港深協作 在此跨境章節中,前沿作品檢視 AI 對大灣區新型城市模型之影響。 在東九文化中心,《生成未來》展示即時機器人製造;《Think BIG – cl0udbr1dge》構想以無人機建造的橋樑;《AI生成美學》則以 AI 生成的摩天樓挑戰作者性與身份認同的慣例。以上作品共同為具適應力、包容性與前瞻技術導向的城市未來打樣。 而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UABBSZ 2025,暫定於 2025 12 月下旬至 2026 3 在河套科創中心舉行,展覽以「城市劇場」為題,延伸策展視野。由朱濤、沈少民與丁寧策展,主張把城市空間視為一座讓建築、科技與市民生活相互交織的表演舞台。屆時來自香港的展覽亦參展UABBSZ 2025;在延續 UABB 作為全球首個聚焦城市與城市化展覽的傳統同時,補充香港對 AI 與表現的關注,深化跨境對話。 公共節目:AI 影片比賽 為擴大公眾參與,第十屆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及香港)(深港雙城雙年展)兩地策展團隊共同邀請全球創作者運用人工智慧工具,透過創新前瞻的影像作品暢想中國深圳及香港河套的未來願景。現已接受報名,請透過:https://forms.cloud.microsoft/r/1C9KicszFS 登記。 更多資訊,請瀏覽 UABBHK 2025 官方網站:https://uabb2025.hkia.org.hk/tc/ai-competition一場為 AI 未來作的公共性綵排 UABBHK 2025 並非新技術的陳列,而是一場公共性綵排。它邀請建築師、市民與學生在不失人類聲音的前提下,重新想像與機器共同設計之意涵。在這個雙年展裡,觀眾不再被動:他們是城市敘事的共同作者、共享故事的表演者,也是參與形塑新興科技倫理的行動者。 更多資訊,請瀏覽 UABBHK 2025 官方網站:https://uabb2025.hkia.org.hk/tc2025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的免責聲明: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創產業發展處僅為本項目提供資助,除此之外並無參與項目。在本刊物/活動內(或由項目小組成員)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均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創產業發展處、「創意智優計劃」秘書處或「創意智優計劃」審核委員會的觀點。 Hashtag: #UABBHK2025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

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於2014年註冊成立,是一個非牟利慈善組織。其宗旨如下:

  • 弘揚創意和推廣對建築設計卓越的瞭解、共賞及興趣
  • 鼓勵來自香港、大中華地區和海外的創意藝術專業人士之間的跨地區和跨界別對話與合作
  • 支持藝術、設計、建築規劃和文化教育的發展延展至學生和青年、社會各界以及政策制定者
  • 為在藝術、設計和建築方面的學習、研究和實驗性創作締造一個具展覽規模的良好環境
  • 充實和活化特別地方以引進各類文化創意活動

關於文創產業發展處

文創產業發展處於2024年6月成立,前身為「創意香港」,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專責為文化和創意業界提供一站式服務與支援的辦公室,致力為香港營造有利的環境,促進藝術、文化及創意業界的產業化發展。現時的策略重點為培育人才及促進初創企業的發展、開拓市場、推動更多跨界別、跨文化藝術領域的合作、推動文化藝術和創意業界產業化發展,以及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創意之都,並在社會營造創意氛圍,以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

Source https://www.media-outreach.com/news/hong-kong-sar/2025/11/20/429109/